首页 > 专家对话
智能电网推进电能质量创新发展
时间:2014-7-23 中国电力电工网


      如何深入理解现代电能质量问题,如何把提高电能质量与增强竞争意识、扩大电力市场占有率联系起来,如何从技术、经济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优质供电,以最小程度减少现代工业企业及重要电力用户的影响,既是电力用户需求和电力系统运行给我们提出的新任务,也是信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挑战。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电网电能质量的扰动越来越严重;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质量行业面临的新市场环境,如何解决目前电能质量行业所面临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电能质量行业的资深专家安徽大学教授李令冬。
    记者:随着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对智能化,节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您怎么看待我国电能质量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及现状?
    李令冬:目前,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分布式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电能质量技术由单一的技术向包含无功补偿、谐波滤波和有功补偿的电能质量系统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扩展,市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大,给电能质量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随着我国深入实施节能环保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节电压力,也产生了对提高电能质量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电能质量行业的市场规模在500亿元以上。
    近十年来,以电能质量为己任的公司、教学科研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设备改造、工程服务、技术监督管理和教育科研体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虽然我国电能质量行业整体产业规模较大、但单个企业的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的产值小于10亿元。同时,在电能质量行业,企业的设备制造能力较强,但系统服务能力较弱。此外,目前建成的电能质量工程较多,但优质运行的工程少;解决局部问题工程多,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工程少。行业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现象明显,多数企业利润低下。
    记者:当前,我国电能质量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将如何解决呢?
   李令冬:目前,我国电能质量市场需求大、设备制造能力强与产业规模小、企业系统服务能力弱的严重不对称是当前电能质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目前提供电能质量服务的企业在系统服务能力方面较弱,制约了电能质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首先,企业所提供的工程方案往往非常简单,并且同质化现象严重,方案中缺少系统化、个性化的考虑;其次,由于企业缺少仿真软件支撑,企业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很难避免错误的发生,使得电能质量工程的系统化程度低,工程质量不高;最后,企业在进行电能质量治理工程时,与节能减排、生产工艺、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的结合度不够,使得工程的效益不能达到最大化。
    目前我国电能质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必须要推动我国电能质量行业朝系统化、个性化,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在系统化升级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提高系统功能和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具体则要求企业要由单一的电能质量治理向电能质量治理、节点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电网重构、故障诊断与预测、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等综合治理方向发展。这是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关键,为此,企业要培养供配用电系统分析专家,同时进行软件技术,尤其是设计仿真软件的开发。
    在个性化升级中,要求提供电能质量服务的企业根据用户具体个性化需求定制电能质量产品或解决方案,避免同质化大规模制造和服务,以降低用户设备制造和服务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为了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改变粗放式管理方式,让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方案设计、产品制造、系统集成及服务的全过程,以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
     记者:那么,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做好哪些准备呢?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电能质量的发展前景?
    李令冬:为了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要求企业在组织机构上增加或加强对系统集成部、软件开发部、专业运行维护部和标准化部的投入和建设。同时,大力引进和培养系统集成、软件开发、面向行业的专业运行维护人才;在营销和技术战略上则要不断地提高承接重大工程的能力。因为目前,完成单个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是衡量一个工程技术类公司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标志。
    我国电能质量行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电能质量产业面临着技术提升和企业转型的挑战,要求企业在系统集成技术、高级配电网系统仿真技术和储能与有功控制技术方面进行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的转型也不可避免,以往以设备制造为主体的电能质量公司将转化为系统集成的企业,提供同质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将不得不转化为个性化产品的制造和服务商,粗放式管理企业将进一步向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公司进行转化。
    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今天, 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的指标若偏离正常水平过大,会给发电、输变电和用电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的正常进行以及降低能耗等均有重要意义。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