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观察
如何推进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第五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召开
时间:2023-12-26 中国电力电工网
“第五届能源行业前沿论坛”论坛演讲专家和领导
  12月23日,第五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为主题,演讲嘉宾既有来自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国家电投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骨干央企专家和领导,也有高等院校、民营新能源公司、能源投资企业的专家与学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以及一些国企、民企和外企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当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不确定性加大,全球变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甚至引发大停电事故,全球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期,论坛聚焦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全球及我国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等能源行业前沿热点问题,分析机遇挑战,谋划战略布局,探索发展路径,为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和落实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陈方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院长陈方若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能源对一个国家,甚至全球、全人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各个国家联合在一起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陈院长表示,时代大背景下,从全球气候变暖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能源”和“健康”两大方面的挑战,本次论坛话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期待通过多角度的交流与探讨,为我国能源行业的成功转型贡献智慧。能源行业转型一方面离不开技术,另一方面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陈院长强调,“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是安泰经管学院的战略。自2018年12月行业研究院成立以来,三分之二的教师参与到30余个不同的行业研究团队中,在校生、校友们积极响应,资源共享,形成了产学研融合研究的浓厚氛围。他邀请在座嘉宾持续关注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行业研究,并在未来行业研究工作中给予支持。
  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工程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凌文作题为《中国能源低碳转型进展与展望》的主旨报告。凌院士从中国能源产业规模和技术发展现状出发,指出全球能源面临能源稳定供应、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三大挑战,以及中国能源行业面临能源供应保障、生态环境、能源系统效率、CO2排放四大挑战。围绕12月13日《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达成的共识,凌院士高屋建瓴提出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能化三个未来能源转型方向。报告分享了中国CCUS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多个能源碳捕集碳封存示范项目,针对能源安全问题指出重点技术方向,提出了光伏发电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高效组件生产、光伏建设一体化“五位一体”发展,以及装配式光伏建筑构件技术与产品、建筑智慧能源管理与碳云平台技术、高层光伏建材A级防火技术、装配式光伏幕墙构造技术、光伏与灯光亮化结合技术、低碳智慧高速公路体系建设、碳中和零碳服务区实施路径等新课题。
  张玮 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董事长
  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董事长张玮,在题为《电网升级与多能协同发展》的演讲中,通过剖析多能协同发展背后的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动因,和与会嘉宾分享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在电-煤协同、电储-协同、电-气协同、电-热协同、电-冷协同、电-油协同、电-氢协同的多能协同应用与案例。并针对多能协同满足电力系统调节在快速爬坡、日内调峰、顶峰保供、中长期平衡等多样化需求,进行了交流。张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网冀北电力以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国家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为依托,聚焦“科技攻关、示范应用”两个维度,围绕“源网荷储全环节发力、运行运营全要素驱动”两条路径,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行动》白皮书,实施电源友好、主网增强、配网升级、负荷响应、储能联动、调控提升、市场建设、数智赋能、气象服务、生态共赢“十大工程”,探索省级电网一揽子解决方案。国网冀北电力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为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陆如泉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陆如泉院长以《全球能源治理与中国角色》为题作主旨发言。陆院长从全球能源治理现状出发,阐释了全球能源治理模式演变、全球能源治理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全球能源治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陆如泉提出“中国从全球能源治理规则的追随者逐渐向影响者转变”,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做全球能源治理的参与者;正视风险挑战,做全球能源安全的守护者;放眼发展大局,做全球能源安全的推动者;坚持多元合作,做高质量能源合作的践行者。围绕大变革下能源治理格局的调整,报告指出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下一步战略实施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深入剖析对中国角色的思考,并指出了“深化国际共识,积极推动国际能源‘去政治化’”“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框架,维护能源安全体系”“推动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建立全球能源利益共同体”“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在能源体系中的话语权”“建立新型能源服务机构,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体系变革”四方面的实践路径,为全球能源治理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曹项 吉利集团吉利资本CEO、管理合伙人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热点领域。吉利集团吉利资本CEO、管理合伙人曹项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多重发展路径及趋势探讨》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曹项表示,随着下游电动汽车持续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极限,固态锂电池是发展必经之路,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超千亿人民币;另外,吉利集团积极布局的绿色甲醇也有广阔发展空间;氢燃料电池会在商用车上有应用空间,但需要较长时间实现经济性;锂电回收既有利于绿色减碳,又有助于降低锂电成本。
  丁晓华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丁晓华带来《基于大数据赋能的社区充电系统打造》主题分享。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超15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接近1000万辆。与此同时,社区充电将制约全面电动化转型进程,社区停车位可停即可充既是全面电动化转型的关键点,也是车-能互动战略落地的关键地。通过大数据分析赋能社区充电相关研究成果显示,电动汽车可通过有序充电、车-网互动两种主流方式实现与电网的互动。基于大数据赋能的社区充电系统打造,即通过数据赋能+设备保障+顶层设计“三位一体”推进社区充电基础设施统建统营。在分析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丁晓华提出有序充电及车-网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中国新能源革命的提前到来做了乐观的展望。
  郭鹏 国家电投绿电交通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启源芯动力副总经理
  “重卡换电作为新蓝海赛道,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呈现,打造了交通能源新价值。”国家电投绿电交通产业创新中心主任、启源芯动力副总经理郭鹏在《充换送结合的交通与能源融合解决方案》报告中表示。得益于车电分离低购置成本及换电补能效率优势,换电重卡将持续占据新能源重卡行业绝对领先地位。结合交通和能源产业板块探索实践,郭鹏分享了启源芯动力“充换送”结合的补能方案,介绍了通过车储共用电池系统等核心自研产品以及 “人-车-站-电池-电网”五位一体智慧服务平台,推动实现交能融合的产业发展模态。郭鹏表示,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始终要坚持理性严谨,通过合理精细的规划布局、投资以及运营策略,推动行业高效、可持续地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主动破圈,开拓新商业模式,探索充电站运营的新盈利机会。
  忻雷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创能国瑞科技董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创能国瑞科技董事长忻雷围绕《能源AI和双碳数据驱动绿色发展》作主题报告。人类文明发展是能源利用的进化历史,忻雷通过对中国“五行”与能源关系的阐释,对人类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深入分析,层层剖析“碳氢氧”三循环系统和“热水能”三平衡系统,讲解了如何通过能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助力绿色能源创新,从而改变人类生态文明。他指出,数字化能源和双碳已融入经济社会各方面,通过数据科技有望突破城市治理围墙和壁垒,重构城市新时代。面向需求侧的能源微网和能源物联网,通过能源AI优化需求侧响应决策机制,满足更好供应侧快速准确绿色的调度策略。
  王勇 上海绿然环境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ERM集团原全球资深合伙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会带来一系列ESG投资机遇。上海绿然环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ERM集团原全球资深合伙人王勇就《基于碳中和的能源产业ESG价值投资》进行了专题分享。ESG投资概念由来已久,源于责任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近年来在绿色金融和ESG政策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能源行业领域众多企业面临经济增长的挑战,既要完成当下生存,也要看未来持续增长。如何识别和管控ESG风险,王勇博士详细论述了投资前市场调研和选址,以及投资后环境和社会管理系统(ESMS)、ESG/可持续发展框架、沟通和报告、气候变化和碳中和、供应链管理与ESG审核、ESG/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和建立等方面的整合优化。
  李梁波 浙能资本控股公司副总经理
  作为浙江省级国企浙能集团旗下的股权投资机构,浙能资本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李梁波分享了《双碳背景下新型能源投资分析与探讨》内容。李梁波就重点关注的光伏、风电、锂电、新型储能、氢能、能源数字化等赛道领域,提出了针对性投资指导建议:光伏领域重点关注电池片技术迭代、电镀铜无银化、绿色建筑等带来的投资机会;风电领域海风大基地模式将利益各方捆绑合作,将是国内风电后续发展的一大方向;锂电领域重点关注技术持续迭代和新技术发展;新型储能领域关注电力交易情景下新能源大储由强制配储政策驱动到经济驱动的机会;氢能领域关注规模化绿氢“制储输用”为核心的前沿技术,以及绿氢合成甲醇、城燃-氢能制储掺输分用一体化等特色应用场景。
  颜世富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能源行业责任教授
  论坛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生导师、行业研究院能源行业责任教授颜世富就《能源企业软实力建设》作了分享和交流。自从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国家软实力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软实力理论扩展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理想的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颜世富教授从多维度多层次对软实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习总书记大力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到上海市明确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总要求,再到对企业软实力的专业化解释及技术分析,比较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区别,研究了国家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颜教授进一步指出,软实力思想对企业本质的认识有重要的启发,企业软实力对企业建立长期的、全面的竞争优势不可或缺。颜教授介绍了能源企业软实力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和过程,强调构建软实力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并用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不同企业案例进行了说明,希望我国能源企业能在打造各项硬实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软实力建设,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大博士研究生导师颜世富主持。论坛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战略合作组织上海交大安泰MBA碳中和专委会;硬科技创投联盟、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贸易展销公司、上海国酒缘贸易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