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输配电
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线路的新型故障定位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特等奖
时间:2023-7-17 中国电力电工网

   (通讯员 袁湘湘)近日,由昆明理工大学、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牵头,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科院等4家单位共同完成的“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线路的新型故障定位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特等奖。此次获奖是该院成立以来首次获得省部级特等奖,是在重大奖励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

   据悉,该成果针对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和直流接地极线路故障定位,提出了连续脉冲信号注入、非接触宽频带行波采集、直流故障行波传输特性等方面的新原理、新方法;研制了国内外首套非接触分布式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装置、直流接地极线路行波故障定位装置和便携式行波故障定位装置;建立了分布式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IEEE标准;实现了工程应用,填补了多项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空白,解决了困扰行业二十余年的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不能灵敏、可靠启动和高阻故障准确测距难题,提升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直流接地极线路走廊多为山区,架设高度低、架设方式多样,易发生故障。接地极线路故障会导致直流系统停运,对电网骨干网架安全稳定运行和社会经济效益影响巨大。

   长距离输电线路长度通常上千公里,故障行波信号沿线长距离传输时衰减严重,导致现有站端式行波测距装置不能启动,给巡线、复电带来极大困难,经济损失巨大;而现有安装于线路上的分布式测距装置增加了导线负担,尤其是安装维护时需要停电(或带电作业)、爬塔、走线,带来了安全隐患。

   架空-海缆混合线路存在长期困扰业内的难题,故障时无法准确判别故障发生在海缆段还是架空线段,导致不能启动重合闸快速恢复送电,也不能手动合闸试送电,严重制约了恢复送电时间。

   不同厂家的行波故障定位设备不能互通互联互操作,严重制约了行波技术领域的发展。

   这些都是继电保护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项目主要完成人张怿宁博士如是说。

   该系列产品广泛适用于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快速精确故障定位,已在多条高压输电线路、直流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工程中投运。

   截止到2021年底,上述产品已形成累计销售收入约1.28亿元,利润约5546万元,在缩短故障巡线时间,快速恢复供电方面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除此之外,该项目也提升了清洁能源的输送能力,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消纳利用,据估算,直流线路每发生两次故障,可避免损失的电量折合标煤约19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2.5万吨。(通讯员 袁湘湘)